近一年多時間,小鵬的銷量并沒有延續之前的表現,反而是不斷下滑。今年第一季度,小鵬季度交付量下降到18,230臺,整車銷售利潤也下降為-2.5%。所以,對小鵬來說,即將上市的小鵬G6會成為小鵬扭轉現狀的最大機會。為了改善品牌銷量,小鵬G6必須定一個極具競爭力的價格,但是由于現在車輛銷售利潤為負,這臺車本身也必須能賺錢,從而帶動品牌回歸健康營收狀態,畢竟到了2023年新勢力也不能任性繼續虧錢賣車了。
那么,小鵬G6該定價多少呢?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。
只有一個競爭對手,小鵬G6有前途?
毫無疑問,小鵬G6對標的車型就是特斯拉Model Y,也就是主要瞄準25萬元左右的純電中型SUV市場。
這個市場現在還基本是一片藍海,競爭不算大。由于此前Model Y定價在30萬左右,所以諸多國內車企在進行產品研發、對標的時候也紛紛把價格定在30萬級別,比如極氪001,相較之下主動進入20-30萬之間的純電SUV產品不多。
Model Y降價之后,諸多車企也沒進行跟進,現在消費者能在這個25萬價位買到的車型其實也就Model Y、大眾ID.6、問界M5、比亞迪唐、福特電馬,可以看到可選項并不多,且其中幾位已經被市場證明,消費者選擇的“欲望”不算高。就是這樣,Model Y憑借先發優勢以及品牌口碑等因素吸收了這個市場的大多數訂單,可以說現在這個市場仍屬于單極市場,新參者還是有機會。
這也就意味著,小鵬G6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Model Y,只要在產品力和價格方面有優勢,或者錯位競爭,就能一定程度上吸引潛在用戶。所以,某種程度上小鵬G6前景還是可期的。
小鵬G6有產品實力優勢嗎?
在造型定位方面,兩車都是中型5座純電SUV,都是Coupe造型,所以兩車的定調都是相同的,但是小鵬G6有幾個更符合國人需求的優勢。
首先要說的,當然就是用于高階駕駛輔助的激光雷達以及對應的軟件;第二,后排座椅舒適性和頭部空間,小鵬G6的表現也要更加出色;第三,小鵬G6內飾用料質感更強,更符合普通消費者習慣的全液晶儀表等,與被稱為“毛坯房”的Model Y形成明顯對比;最后,在底盤調校方面,小鵬G6也更具備厚重感,比Model Y更強調舒適性而非運動化的駕駛感受。
所以,各位可以把小鵬G6看成是“舒適加強版Model Y”,只要你能接受Model Y的定位,那么小鵬G6就能進入到你的備選清單之中。
當然,Model Y也保留了它的優勢,作為一臺久經市場考驗的車型,一個月好幾萬臺的銷量所帶來的市場口碑就是它的最大優勢,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,在小鵬G6還沒正式通過市場檢驗之前,選擇購買Model Y依舊是一個不會錯的選擇。而且,一些追求極簡風的小伙伴依然還是會喜歡Model Y,這臺車有有更極致的運動操控性,G6相信做不到這么極致,還是會平衡舒適性。
小鵬G6定什么價格合適?
雖然說在各方面都對標,甚至可以說更符合國人需求,但小鵬G6作為后來者,要從已經形成口碑和消費慣性的Model Y那里搶客戶,就必然要給到一個相對有誠意的定價才能讓市場接受,不然有可能重走小鵬G9的老路。
所以,個人認為23-30萬元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價格。其中23萬是66度電的標準續航后驅Pro版,不會推出Max版。然后是搭載87.5度電的長續航后驅Pro版和Max版,價格分別是25萬和27萬,最后的87.5度電四驅性能版Max價格是30萬元。
為什么我要猜這個定價?首先,Model Y入門的后輪驅動版定價是26.39萬元,這意味著20-25萬的價格區間內并沒有一臺表現足夠強勢的電動SUV車型,可以說這就是一片完全空白的市場。如果小鵬G6標準續航Pro版能夠定價23萬元,那不僅能一下子對Model Y后輪驅動板形成3萬元的價格優勢,更是有機會成為23萬元純電SUV的標桿車型,對于其它后入車型也會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。
并且23萬的定價與也Model 3標準續航版的價格處于同一水平線上,小鵬可以借此也吸引Model 3的潛在客戶,一石二鳥。
然后就是長續航后驅Pro版和Max版的定價。繼續參考小鵬P7i和小鵬G9不同配置版本和續航版本之間的差價,我們可以發現其差價都是2萬元,所以小鵬G6可能會延續這一定價策略。于是長續航后驅Pro版25萬、長續航后驅Max版27萬的價格就出來了。
而25萬和27萬的定價也對Model Y后輪驅動版進行了包圍。如果是對駕駛輔助沒太大需求,那么用比Model Y便宜1萬的價格就能買到一臺續航更長且定位相同的車;而如果需要智能駕駛,那么也只需在Model Y的基礎上多付出一萬元就可以擁有,無論如何這都是非常具備吸引力的。
至于最后的四驅性能版,繼續參考P7i和G9的定價策略,P7i性能版價格比后驅版高2萬元,而G9的這一差價是3萬元,綜合下來G6四驅性能版比后驅版貴3萬元是比較合理的。所以筆者給出的最終猜測定價是30萬元。在價格比Model Y全輪驅動長續航版低的情況下提供更好的性能,將是這個版本最大的賣點。
簡單點來說,Model Y的熱銷證明了純電運動中型SUV有著不錯的市場前景。而小鵬G6要做的是在與Model Y的對比中,通過展示價格、配置、續航等各個方面的優勢進行“價格戰”,呈現出小鵬G6的性價比優勢,并最終轉化成銷量。
另外,雖然23萬的最低定價看起來比較低,但不一定沒有利潤。就像李想在社交平臺表示的那樣,汽車行業對規模有很高的要求才能實現正利潤,而特斯拉本身也是在推出Model 3、Model Y并成功打開銷量之后才真正賺錢。所以小鵬G6只要能夠通過標準續航版獲得足夠的銷量,那就能平攤很多固定支出,從而降低小鵬G6乃至整個品牌的單車成本,并以此獲取一定的整車利潤。
編者說:如果大家有持續關注車市,那應該有聽過一個說法:主流消費者開始進入新能源市場了。與前兩三年的嘗鮮消費者相比,主流消費者會更在意價格和空間大小之類的基礎性能,反而不太在意智能駕駛輔助、智能語音等相對時髦新鮮的功能。在銷量連續下降的現在,小鵬G6或許要一定程度上“自降身價”,將價格打下來才能吸引到這部分主流人群,從而讓品牌銷量走上正軌。所以,就讓我們期待小鵬G6的最終定價吧,小鵬能不能重回巔峰,就看這波定價操作了。
